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對河流、湖泊等水體進行實時監測、管理與保護的智能系統。收集和分析水質、水量、生態等多維度的數據,為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提高水體治理的效率和精確度。
瀏覽量
一、政策背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和河長制必須一以貫之的重要指示精神,健全河湖保護治理責任體系、監管體系,堅持問題導向、依法依規、動真碰硬、務實高效,建立健全問題發現—調查—整改—問責—處置全鏈條工作體系,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強化追責問責,形成警示震懾,構建全程追溯、追查有力、有錯必糾、有責必追的涉河湖重大問題調查處置機制,壓緊壓實河湖管理保護責任,持續改善河湖面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二、數字河湖管理平臺
此河為某區主要的排水泄洪河道,作為全區骨干河道,承擔著城區及東部的行洪排澇任務。本系統在極端天氣來臨時,在應對下游風暴潮、海水頂托、阻礙河道行洪的情形下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同時,針對非法取土、惡意傾倒等涉水違法行為多發地段,在河邊安裝了智能攝像機、360全景攝像機、熱成像攝像機等設備,及時發現、及時處置,極大提高了河湖管理水平。
三、平臺功能
態勢感知:通過實時監測、數據分析、模型構建和可視化展示等手段,為河湖的保護與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河道輿情:通過實時監測與預警、數據共享與公開、輿情分析與預測以及互動與反饋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河道輿情管理水平
調度管理:通過集成化的調度系統,可以實現水閘和泵站的遠程監控、智能調度和自動化操作
河湖文化:將河湖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生態價值等以數字化、網絡化的形式呈現出來,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了解和體驗河湖文化的平臺
數字河湖管理平臺-態勢感知
違法事件:通過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衛星遙感和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系統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各類違法事件,為河湖的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巡查評估:有助于衡量河長制、巡官員制的執行效果,反映河湖管理的全面性和效率。
河道生態:河道生態監測涵蓋了流量、水位以及雨量的實時監測。這些參數的監測對于維護河道生態、保障防洪安全以及合理分配水資源都具有重要意義
數字河湖管理平臺-河道輿圖
道輿情系統是一個集成了多種功能的綜合性管理平臺,目的是提高河道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其中包含監測監控、岸線劃界、圖上量算功能(空間距離、貼地距離、面積、貼地面積、高度差、方位角和坐標測量等)
專項圖層:量算功能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空間數據支持,使得河道管理更加科學、準確和高效。這些功能在河道治理、規劃、保護和應急響應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數字河湖的建設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數字河湖管理平臺-調度管理
調度管理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河湖的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進行實時監測、分析、預測和調度,以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河湖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其重要性在于能夠提升河湖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強河湖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數字河湖管理平臺-河湖文化
該河流在數字河湖建設中,充分利用了人文賦能和數字治理的手段,將河湖文化融入其中。通過主題攝影活動、征文活動等形式,記錄和展示了河湖治理的成果和河湖文化的魅力。同時,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河道進行實時監控和數字化管理,提高了河湖治理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效率。